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今年以来,宜秀区积极筹建就业扶贫驿站(车间),将直接资金扶贫的“输血”扶贫模式,转变为提供就业岗位式的“造血”扶贫模式,帮助贫困户足不出村,在家门口挣钱,最终实现脱贫的目标。
在杨桥镇杨桥社区扶贫车间内,工人们正在为无菌手术衣有序地作业。“一个月拿一两千块钱,在家门口也能挣上钱了,让我们贫困户多了些盼头。”正在工作的村民张燕说,以前她家4口人,因自身发展动力不足,仅靠丈夫打零工过日子,家庭负担重,再加上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导致家庭贫困。
据宜秀区峰华服装厂就业扶贫车间负责人朱攀峰介绍,杨桥社区扶贫车间,是从事专业无菌服等生产加工,产品销售全国各地,每年产值100余万元,工人主要是当地贫困户和村民。
“目前,这个扶贫驿站共吸纳当地农民20多人实现就业,其中贫困人口6人。”杨桥社区第一书记祁源源介绍,杨桥社区扶贫驿站是杨桥镇为促进就业扶贫而设立的其中一个扶贫驿站,主要利用本地资源,吸收当地贫困户就业为主的扶贫工厂,这样既能够发挥本地资源,又能够促进贫困户和周边村民就业脱贫的一项扶贫工程。
为了增强贫困户的“造血”能力,宜秀区在农村大力打造就业扶贫驿站(车间),而朱攀峰的扶贫车间也需要工人来帮助,双方一拍即合,今年3月,在镇政府的指导下,成立了杨桥镇首家扶贫驿站。
“村民的手艺都很好,干事利落,通过扶贫驿站平台为我们厂解决了用工问题。”朱攀峰说。
就业扶贫是拔穷根、摘穷帽的关键。“扶贫驿站”作为就业扶贫的重要载体,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今年以来,宜秀区在加大精准就业新型帮扶模式推广的同时,着力规范“扶贫驿站”运行,加大管理和培训力度,促进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补齐增收短板,拓宽脱贫渠道,带动更多的农村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稳定增收。目前,全区共有扶贫驿站5家,提供就业岗位100个,吸纳贫困劳动者就业34人。